窮則思變,如何轉型是很多深加工企業朝思暮想的話題。今天我們就來探討玻璃深加工企業的突圍轉型之路。
方向一:幕墻工程
方案:與幕墻項目經理合作,運作投標幕墻項目。項目經理負責項目施工管理,玻璃企業提供人脈資源、玻璃及配套產品,利益雙方共享。
優勢:從全面撒網轉向重點培養,發揮了玻璃加工廠區域人脈資源優勢,提高了單個項目的贏利。理清甲方關系,利潤和風險都有保障。
挑戰:項目能否HOLD住是關鍵,雞蛋都在一個籃子里了!工程市場僧多粥少,競爭也是白熱化!
本方向適合人脈資源深厚,項目運作能力較強的運營型玩家!
方向二:門窗工程
方案:玻璃加工廠上門窗加工設備,投標住宅類門窗工程,提供從玻璃倒門窗工程的一條龍服務。
優勢:同樣是把項目做深了,利潤率提高了。門窗工程相對幕墻工程來說技術要求低,與設計、土建關聯度較小,玻璃企業完全可以自己干起來。常規門窗加工設備也就幾十萬,同時玻璃廠的場地和人員可以共用。
挑戰:直接對門窗工程,資金亞歷山大。門窗工程和玻璃工廠畢竟是兩個方向,工程運作管理有挑戰。
本方向適合資金雄厚的戰略性玩家。
方向三:門窗零售
方案:貼牌、加盟或自立品牌等形式進入家裝門窗市場,通過建材賣場或專賣店,直接對個體消費者出售門窗產品和安裝服務。
優勢:現款現貨,毛利高。
挑戰:裝修、翻新換門窗的都是目的性需求,同樣都是門窗,要給消費者一個選擇的理由啊,品牌包裝運作是關鍵。毛利率高,但門面、人員、服務會吃掉大量的利潤...訂單小散雜,測量、安裝服務是關鍵。
本方向適合對消費市場敏感的營銷高手型玩家。
方向四:內裝玻璃
方案:進入彩釉、夾絲/夾絹、藝術噴砂等內裝玻璃市場。
優勢:競爭相對門窗幕墻通貨小,訂單毛利率高。
挑戰:找到合適的裝飾企業,畢竟裝飾公司比門窗幕墻公司要更隱蔽。內裝玻璃品種多、批次小,服務上可能要提供安裝。